“未来3年是数字贸易的发展黄金期。在亚洲范围,大量微型跨国企业正快速崛起,他们不仅把生意做到万里之外的多个海外市场,还有可能成长为未来全球贸易的主力。”德勤中国区副主席林国恩表示。
日前,德勤发布2021年度《科技赋能亚太数字贸易》报告,将目光聚焦在疫情年里逆势上扬的全球数字贸易,详细分析了亚太数字贸易生态变化,尤其是成长中的亚洲中小跨境电商,并认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红利和数字技术助力下,亚太将成为全球数字平台建设的生力军。
(图片来源:《科技赋能亚太数字贸易》报告)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量超过了5.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跨境电商更是借势增长,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中国跨境电商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了20%;而去年规模就已达到1.7万亿元,其中出口占三分之二,增长40%。
这样的增长才刚刚开始。在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开放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贸易进入智能化升级阶段。报告称,技术升级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加入数字贸易的全球产业链,以满足全球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数字消费习惯,其中,亚太将成为全球数字平台建设的主力。
与此同时,全球不同区域的政策构建也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结果。一方面,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合计15国正式签署RCEP。到2022年1月1日,这个惠及人口最多、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即将生效。
另一方面,从2021年7月1日起,欧盟增值税改革正式实施,主要改革重点包括取消22欧元的增值税免征、统一远距离销售应税注册门槛、扩大“一站式”合规机制适用范围、明确电商平台增值税纳税义务。
对此,德勤报告预测,技术红利叠加政策红利,未来3年亚洲的“微型跨国企业”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关键一跃。
而“微型跨国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跨境支付的支撑。近日,浙江大学和蚂蚁研究院联合发布的“RCEP区域数字贸易跨境支付服务指数”显示,亚太跨境电商的资金结算通道能力在显著提升,其中“微型跨国企业”的活跃度、活力值最高。
数据显示,2020年跨境支付服务规模指数的年环比增速达到53.5%,2021年的年环比增速则为14.7%,两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以支付笔数为标准衡量的支付活跃度,远远领先于卖家的增长数以及交易金额的增长,2021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5.6%,创下历史新高。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贲圣林教授解释称,“这说明中小卖家在增加,订单逐渐呈现碎片化、小单化特征,印证了亚洲‘微型跨国企业’的崛起势头。”
“数十年前,跨境卖家都是求着(跨境支付机构)账户经理开户,当时单笔交易的费率是4%~3%,要一个礼拜国内商家才能收到钱。”万里汇(WorldFirst)中国业务负责人范简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而现在费率封顶是千三,是以前的十分之一,收款效率从以前的1个星期,现在到了几秒,只要21秒的时间,钱就可以从全世界各地打到中国的银行账户上。
另从费率来看,目前跨境支付市场的平均费率也已经从过去的1%降至0.6%~0.7%。记者了解到,当前,除了较低的费用和安全保证是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关注的重点外,“无缝接入全球各类商务平台”,比如全球开店的“绿色通道”,比如面向一些独立站点的定制化服务等正成为线上支付平台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范简表示,在“微型跨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政策和技术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的跨境“收付兑”,才能迅速抓住分分钟都在变化的全球数字贸易商机。比如,近期针对圣诞热点,万里汇为跨境电商提供了网商贷、美金贷等多种服务,以缓解其备货、发货等需求集中爆发的资金压力。“伴随明年RCEP协定的生效,中国的微型跨国企业还将迎来更大的风口。”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