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在A股,但A股一直有康宁医院的传说。当年凭着“中国现时有超过1.8亿人患有精神疾病”这句话一战成名的康宁医院,在首发被否的两年后,再度冲刺A股IPO。金融投资报记者从浙江证监局官网获悉,已在港股上市的康宁医院及券商于9月18日签署辅导备案文件,接受国泰君安的上市辅导。
依赖医保 毛利持续下滑
康宁医院对A股一直念念不忘,早在2018年就开启了IPO历程。可惜首战折戟,两年后,康宁医院卷土重来。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除了精神病治疗这个独特业务外,其业绩也令市场津津乐道。
康宁医院2017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96亿元、3.44亿元、4.15亿元及2.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19.86万元、5162.19 万 元 、 6555.10 万 元 及3030.55万元。
两年过去了,业绩似乎继续在增长。康宁医院港股日前披露的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65亿元(未经审核),2019年全年实现营收3.79亿港元(未经审核),增长22.8%;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890万元,同比下降30.1%。对于净利润下滑,康宁医院称主要是由于2019年包括了一次性收入约4500万元,从而抬高了基数。如2019年比较基础不包括上述一次性影响,报告期间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109.9%。
但是,将时间拉长了看,康宁医院的毛利率整体却呈下滑趋势。招股书显示,2014-2016 年以及2017年1-6月,康宁医院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98%、38.06%、34.51%和32.49%,呈下降态势。港股财报则显示,2018年,康宁医院整体毛利率为33.2%;2019年整体毛利陡然降至24.3%;2020年上半年毛利润则为27.6%,波动较大。2019年对康宁医院来说极为特别,由于医保控费导致其增长势头戛然而止,同时也能看出康宁医院对医保依赖较重。
据了解,2014年-2017年上半年,康宁医院营收中诊疗服务占比在70%,药品收入占25%,其中二者合计有90%属于医保赔付项目。毕竟,精神类疾病治疗包括住院、长期服药等,且容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故总费用不菲,一般家庭很难负担。医保兜底增强了患者的支付能力,从而促进了康宁医院的业绩增长。
事实上,从2017年起,公共医疗保险的结算金额占康宁医院当期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比重一直在50%以上。因此,随着医改的深入,将来医疗的最大买单方就是社会医保和政府的直接财政预算,而长期来看,医保控费是必然趋势,包括康宁医院在内、较为依赖医保的民营医院恐怕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调整结构 营收净利双增
对于医保控费可能带来的压力,康宁医院也并非没有准备。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半年报显示,医院营收净利双增(不算2019年一次性收入),主要是得益于医院扩张及原有医院运营收入的增长。换成大白话就是:增加精神病院数量及提高现有医院的收入。前者很好理解,做企业的都想做大做强,跑马圈地,形成规模优势后就会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而在2020年中报,康宁医院也明确提出要继续通过投资联营企以及提供医院管理服务以扩张其医疗网络。后者尤为值得关注。
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自有医院运营收入为4.39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1.8%;自有医院住院平均每床日开支有所增长,带动自有医院毛利率增加至26.3%,2019年上半年为22.3%。
具体看明细,由于床位数同比增加了22.5%,使用率降了点,但住院床位日数增加。与之相伴的是,住院的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治疗等也相应增加,药品价格则有所降低。对比毛利可知,药品销售的毛利最低,为14.9%,而治疗和一般医疗服务毛利最高(除去房地产业务),近 30%。可以看出,2020年康宁医院有意识地降低了药品在营收中的占比,提高了治疗和医疗服务的比例。不知能否理解为,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变长,相应治疗费用增长?这其中或存在过度治疗风险。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康宁医院投诉”词语,跳出不少有关页面,其中就有一些网友提及过度治疗的情况。此外,于2015年11月港股上市的康宁医院,最新收盘价为24港元,股价较之上市次日的股价巅峰已腰斩。
毛利率不仅下滑,而且又存在过度治疗风险的康宁医院二次“奔A”能否成功?金融投资报记者将继续关注。(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