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这样的重大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力量和智慧集中起来、凝聚起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6%提升至2018年末的59.6%。在此背景下,更好满足人民新需求,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既要做好城市的“增量”,也要优化城市的“存量”。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被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老旧小区,是指建造时间较长、市政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的住宅小区。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到2017年住建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我国的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全国待改造老旧小区共有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
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补短板”工程,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涉及面广,包括抗震结构加固、节能保温改造、更新水电气热、加装电梯,完善车行和步行系统、停车场和无障碍设施,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等服务设施,等等。这些不仅有助于拉动房地产开发、市政基建投资,促进住户户内改造并带动相关消费,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类的需求增加,也将带动制造业发展。由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投入量大,可以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和优化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家修等服务供给。这样既可以满足群众需求,也能够释放内需潜力。同时,为了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硬件改造的同时,也要同步确立长期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探索通过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运营和物业管理收益,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改造。
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解决当前住房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老旧小区改造,无论是楼本体改造还是公共区域提升,居民同意率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实施。特别是对于加装电梯、上下水管等改造项目,小区居民理解不同、受影响程度不均,如何提升居民改造前的同意率、改造后的满意度,检验着一个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比如,北京市推出“菜单式”改造模式,把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和自选类,实现了改造内容的因地制宜;湖北宜城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老旧小区设置庭院长、党小组长、楼栋长、单元长,“四长”共治,激发了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才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促进城市从“面子”到“里子”的有机更新。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这样的重大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力量和智慧集中起来、凝聚起来。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强大的合力,就能让发展更有质量,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作者为北京市西城区城市复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